亞洲人普遍有乳糖不耐症!?我適合喝高蛋白嗎?
喝高蛋白擔心乳糖不耐症?科學原理大揭密!
搭著健身的活動的熱潮,運動高蛋白飲也成為「健人」們的生活必需品。自國外引進的乳清蛋白粉成為運動蛋白飲的濫觴,也是最主流的產品選擇;然而,乳清蛋白粉也讓「乳糖不耐症」再度成為營養領域的熱門話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乳糖不耐症」吧!
事實上,乳汁是天然食物中唯一的乳糖來源。眾所皆知,媽媽的乳汁是哺乳動物在斷奶前唯一的食物來源,因此,乳糖也就成為嬰兒期動物的主要能量來源。為了要能夠消化乳糖,上帝為小嬰兒內建了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但是為了體諒媽媽的辛苦,這個能力是有期限的,才能促進斷奶的進程。
以人類而言,大概過了六歲我們就不再分泌乳糖酶了。這時候我們所攝取的乳糖就無法順利在小腸中被消化,乳糖進到結腸後會成為腸道微生物的養分,如果腸道還有活躍的乳酸菌,這些乳糖還可以被快速的代謝成乳酸;但是乳糖如果被其他微生物利用,就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微生物得到乳糖的滋養而快速生長,再伴隨著二氧化碳的產生,因此讓人感到脹氣、腸道快速蠕動甚至腹瀉,就成為所謂的「乳糖不耐症」。
瞭解了「乳糖不耐症」發生的原因後,我們會發現這個名詞本身就是一個謬誤!上帝的設計本來就是讓我們在適當的時間斷奶、不再攝取乳汁,所以長大後不消化乳糖才是正常的,否則不就成了還沒斷奶的媽寶了?
不過事實上還真的有這樣的人呢!少數的人擁有特殊的基因,讓他們在成年後仍然能分泌乳糖酶,有效消化乳糖。這種基因跟人種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更多是跟家族遺傳有關。那為什麼西方人似乎較東方人少有乳糖不耐症的問題?造成這種差異的主因是飲食習慣!西方人在成年後大多還是維持食用乳製品的習慣,也許會減少攝取生乳,但取而代之的是發酵乳製品如優格、優酪乳等等。但並不是發酵乳製品能刺激人體分泌乳醣酶,事實上,發酵乳製品中的乳糖大多已經在發酵過程中被乳酸菌代謝為乳酸了,而真正讓西方人較少乳糖不耐症的原因是發酵乳製品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使乳酸菌成為了西方飲食者腸道中的強勢菌種;相較之下,東方人更常攝取豆製品,因此腸道的強勢菌種通常是枯草芽孢菌,而這也是「你就是你吃的食物,You are what you eat!」理論的佐證。
而在探討喝高蛋白粉會不會有乳糖不耐症的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高蛋白粉的成分與製作方式。目前運動高蛋白飲品的主流原料還是乳清蛋白,依製成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兩種:
1. 傳統的乳清蛋白是起司製作過程中的副產品:全乳以乳酸菌發酵後,酪蛋白凝結成起司,剩下液體的部分就是乳清水,由於乳汁中的乳糖大部分已經被乳酸菌代謝成乳酸,所以這種乳清水製成的乳清粉一般稱為「酸化乳清粉」或是「農莊乳清粉(Cottage Whey)」。
2. 現代工業化的起司製程則省略了耗時的乳酸菌發酵:直接以凝乳酶沉澱酪蛋白製成起司。乳醣沒有被代謝成乳酸,而是溶於乳清水中,因此這種製成生產的乳清粉沒有酸味,反而有甜味,因此又稱「甜乳清粉」。
此外,一般由乳清水直接乾燥成的乳清粉只含有34% 的蛋白質,為了符合產業的需求,可以再經過膜過濾將蛋白質濃縮到80%(濃縮乳清蛋白,WPC80)或90% (分離乳清蛋白,WPI),甚至再經過蛋白酶水解成水解乳清蛋白(WPH)以降低過敏原。
那我要怎麼知道我喝的乳清蛋白含有多少乳糖?除了依賴業者的良心標示外,我們也可以從原料標示略知一二。一般而言,運動蛋白飲慣用的濃縮乳清蛋白之乳糖含量與牛奶相比已經微乎其微(小於6%,不到10 毫升鮮奶的乳糖量),所以發生乳糖不耐症的機會很小!如果你喝了還是有腸胃不適的問題,更有可能是對蛋白質過敏的問題,可以閱讀網站的其他文章了解更多。
希望各位喜愛健身的朋友都能無負擔的享受運動蛋白飲並維持你健美的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