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氧療法(HBOT)幫助中年運動員重返巔峰!?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有趣的研究,關於高壓氧療法(HBOT)如何可能幫助中年運動員找回年輕時的活力

你知道嗎?當我們進入40歲或50歲,體能開始下滑,跑步可能變得更喘,訓練後的恢復也需要更長時間。對於那些熱愛運動、希望保持競爭力的中年運動員來說,這真是一個挑戰。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他們的細胞「充電」呢?這就是高壓氧艙(HBOT)登場的地方了。想像一下,你進入了像潛水艇一樣的加壓艙,裡面充滿純氧,壓力比平常高。這聽起來有點科幻,但其實高壓氧艙(HBOT)已經用來治療減壓病或一氧化碳中毒等嚴重狀況。最近,有人開始好奇:它能不能也幫運動員提升表現或加快恢復?

這篇發表在Sports Medicine Open的論文 (Effects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on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Middle-Aged Athletes: A 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就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研究故事:雙盲實驗與中年運動員的旅程

這項研究是雙盲、隨機對照試驗,聽起來很專業,但簡單來說,就是科學家想確保結果不會被偏見影響。他們找來37位40-50歲的健康運動員,最後有31位完成了研究,分成兩組:16人接受高壓氧艙(HBOT),15人接受假治療(SHAM組)。

高壓氧艙(HBOT)組的參與者,每週5次、持續2個月,總共40次療程,每次進加壓艙1小時,壓力是正常大氣壓的2倍(2 ATA),呼吸100%氧氣。SHAM組也進艙40次,但壓力幾乎正常(1.02 ATA),呼吸的是普通空氣(21%氧氣)。這樣設計,連參與者和旁邊協助的醫療人員都不知道誰是真實驗組,誰是控制組,確保公平。

他們測量了什麼呢?首先是體能表現,用心肺運動測試(CPET)來看最大氧氣攝取量(VO2Max),這是耐力的一個關鍵指標;還有厭氧閾值時的氧氣攝取量(VO2AT),以及輸出功率。此外,他們還從參與者的臀大肌取組織檢體,檢查細胞裡的「能量工廠」——線粒體,特別是它的呼吸功能和質量。

結果如何?高壓氧艙(HBOT)組的表現真的不錯!他們的VO2Max從2834.50 ± 556.65 ml/min增加到2956.19 ± 540.85 ml/min,統計上顯著(p = 0.010,效果大小0.989)。VO2AT(乳酸閾值)也從1196.56 ± 218.29 ml/min增加到1326.56 ± 249.11 ml/min(p = 0.026,效果大小0.837),功率也有提升(p = 0.03,效果大小0.808)。相比之下,SHAM組幾乎沒什麼變化。

更酷的是,線粒體也變得更強大了。高壓氧艙(HBOT)組的線粒體最大氧磷酸化能力提升(p = 0.04,效果大小1.085),解耦容量也改善(p = 0.02,效果大小0.956),而且一個叫MTG的質量標記(標示粒線體的數量)增加了17.12% ± 20.2,而SHAM組反而減少了8.54% ± 8.41(p = 0.0002)。這說明HBOT真的讓細胞的能量工廠數量更多更高效。

背後的科學:高氧-低氧的矛盾與線粒體的秘密

那為什麼高壓氧艙(HBOT)會有這些效果呢?研究提到一個有趣的概念,叫「高氧-低氧矛盾」(hyperoxic–hypoxic paradox)。聽起來很複雜,但簡單來說,就是雖然加壓艙裡氧氣超多,卻意外地激活了身體對低氧的應答機制。這種應答會增加一種叫HIF1α的蛋白活性,促進線粒體的生成和功能提升。

你知道嗎?線粒體有自己的DNA,隨著年齡增長,它們可能會受損,導致能量生產效率下降。這就像老化的電池,充電越來越慢。鈴木(Suzuki,2017)在小鼠研究中發現,HBOT能通過調節線粒體生物生成蛋白來增強耐力 (A General Overview on the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Applications, Mechanisms and Translational Opportunities)。這篇研究也支持這個觀點,顯示HBOT可能讓中年運動員的細胞回到更年輕的狀態,VO2Max和線粒體容量同步改善,說明能量工廠的提升直接影響表現。


現實考量:小樣本與未來的探索

不過,我們得小心,這研究的參與者只有31人,樣本量小,結果可能不適用所有人。況且,研究只看兩個月後的效果,我們不知道這些改善能持續多久——是幾週,還是幾個月後就消失?還有,他們用的協議是40次療程,每次2 ATA,但最佳的療程數量和壓力還不清楚。可能少一點或多一點會更好,這都需要更多研究。

另外,基線數據有些差異,雖然研究者用統計方法校正了,但還是讓人擔心結果的穩定性。從基因角度看,未來可以研究不同人的遺傳背景是否會影響HBOT的效果,比如線粒體DNA的變異可能讓某些人更受益。

風險方面,研究沒發現嚴重副作用,但HBOT不是沒有風險,比如耳壓傷或氧氣毒性,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有問題。所以,中年運動員想試HBOT,記得要找專業醫生評估,別自己亂來。

結語:中年運動員的新希望?

總之,這研究給我們一個啟示:高壓氧艙(HBOT)可能幫中年運動員提升體能表現,特別是耐力,讓他們跑得更遠,訓練更有效。

想像一個45歲的鐵人三項選手,通過高壓氧艙(HBOT)讓VO2Max提升一點點,可能在比賽中多堅持幾分鐘,贏得關鍵勝利。

但目前還是初步證據,未來需要更多大型研究,確認效果的長期性,也許還能探索高壓氧艙(HBOT)對傷病恢復或老化相關疾病的幫助。畢竟,線粒體不只關運動,也和我們整體健康息息相關。

所以,如果你是中年運動員,想試試高壓氧艙(HBOT),記得評估成本和風險,別急著下決定。

科學還在進步,我們一起期待更多答案吧!


關鍵引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