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骨密度:增進or流失?

運動與骨質疏鬆間的關係

通常提到骨質疏鬆我們會與老年人連結在一起,但其實不然,它可能在任何階段出現,甚至影響到年輕人的健康。骨質疏鬆為普遍卻不易發現的疾病,可能在我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潛伏,直到一次輕微的跌倒或突如其來的骨折,才讓我們意識到威脅。

 

 

骨質疏鬆

定義為骨骼中骨量 (bone mass) 減少所導致的骨骼脆性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骨質疏鬆症分級方式以 T-score 來分類,T值以標準差為單位,T-score在 +1與 -1間,表示骨質密度正常或健康;T-score -1 -2.5間,表示骨質密度低;T-score -2.5或更低,表示有骨質疏鬆症,T-score 的負數值越大,表示骨質疏鬆症越嚴重。

 

過度運動的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症原因並不單純為成年期骨礦物質流失加速引起的,這也可能是由於兒童期和青春期沒有累積最佳骨密度所造成。而對於運動員來說,在許多需控制體重或身形的項目常常因飲食失調導致能量流失及鈣攝取不足,或內分泌失調造成月經紊亂等進而導致骨密度流失。

不過有研究發現,比較體操選手及非運動員的骨質密度發現,運動員在骨密度上仍大於非運動員,也就是說只要不過度節食及過度負荷,運動是可以協助維持骨密度的。

 

停經後骨質疏鬆症

停經後骨質疏鬆症是老年女性因為老化和雌激素缺乏而導致的一種慢性疾病,導致老年女性骨折的風險更大,由於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礙,這也將影響生活品質,最常見的部位是髖部和脊椎。

 

運動預防骨質疏鬆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運動員的骨質密度通常比非運動員高 5-15%,此外,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強度和耐力、身體柔軟度以及平衡惑,減少跌倒的機率,進而減少因跌倒而造成的骨折。另外,過去文獻顯示使用阻力練習和垂直衝擊力訓練等介入方案已被證明對於改善骨密度和骨骼健康是有所幫助的,且對老年人是安全的,因此運動是可做為預防骨質疏鬆的好方式。

 

參考文獻

Nattiv, A., Loucks, A. B., Manore, M. M., Sanborn, C. F., Sundgot-Borgen, J., & Warren, M. P. (2007).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 The female athlete triad. Med Sci Sports Exerc, 39(10), 1867-1882. 

Watson, S. L., Weeks, B. K., Weis, L. J., Harding, A. T., Horan, S. A., & Beck, B. R. (2018). High-Intensity Resistance and Impact Training Improves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Physical Function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enia and Osteoporosis: The LIFTM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Bone Miner Res, 33(2), 211-220.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