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力量
睡眠周期及其機制
睡眠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們藉由睡眠進行身心的修復,助於維持生理功能平衡和穩定。此外,睡眠也是大腦進行記憶鞏固和學習整合的關鍵時刻,因此,了解其機制相當重要。
睡眠周期
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通常持續約90分鐘至120分鐘,包括從NREM睡眠階段到REM睡眠階段的循環。
(1) 非快速動眼期 (NREM):
入睡初期 (N1):為輕度睡眠狀態,意識逐漸放鬆,此時易被外部刺激喚醒。
中度睡眠階段 (N2):身體活動減慢,腦電圖上出現的波形變化表明開始有規律的睡眠活動。
深度睡眠階段 (N3):也稱為慢波睡眠 (Slow-Wave Sleep,SWS),在這個階段,肌肉放鬆,呼吸和心率減緩,大腦開始產生慢波睡眠的特徵性腦電活動。
(2) 快速動眼期 (REM):
在這個階段,眼球快速運動,呼吸和心率加快,大腦活動與清醒狀態下相似,但肌肉卻處於完全放鬆狀態。
其中,REM睡眠是夢境發生的主要階段,也是大腦進行記憶和情感處理的重要時期。另外,睡眠中的慢波睡 (Slow-Wave Sleep,SWS) 和睡眠紡錘 (sleep spindles) 亦為對記憶鞏固的重要生理機制,促進信息從海馬到新皮質的傳遞,從而活化陳述性記憶。
生理機制
(1) 晝夜節律 (Circadian Rhythm)
這是生理時鐘產生的約24小時的生理節律。由視交叉上核(SCN)中的「主時鐘」來控制,透過影響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來調節睡眠週期。
(2) 睡眠壓力 (Sleep Pressure)
也稱為睡眠驅動 (Sleep Drive),指的是清醒產生的睡眠需求,會隨著清醒時間的延長而累積,進入睡眠後會逐漸被「釋放」,這是睡眠的體內平衡過程,產生這種作用的機制可能與腺苷酸的累積有關。
簡單來說,睡眠週期機制涉及晝夜節律、睡眠壓力和相位的相互作用,受生理時鐘和外界訊號調節,並有一定的慣性,最終形成穩定的週期性睡眠模式。
睡的剛好就好
已經許多研究顯示睡眠時間與包括癌症在內的健康風險有著許多相關性
(1) 睡眠不足及過多睡眠時間皆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中風風險
(2) 習慣性短睡眠(<7小時)和長睡眠時間(>8小時)與認知障礙有關
(3) 與合理的總睡眠時間 (七到八小時),四到五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與增加8%所有癌症死亡率,超過九小時的總睡眠時間亦與癌症死亡風險的增加有顯著相關
參考文獻
Fuller, P. M., Gooley, J. J., & Saper, C. B. (2006). Neurobiology of the sleep-wake cycle: sleep architecture, circadian regulation, and regulatory feedback. J Biol Rhythms, 21(6), 482-493.
Li, Y., Cai, S., Ling, Y., Mi, S., Fan, C., Zhong, Y., & Shen, Q. (2019). Association between total sleep time and all cancer mortality: non-linear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Sleep Med, 60, 211-218.
Stephens, E. R., Sarangi, A., & Gude, J. (2022). Short sleep duration and dementia: a narrative review. Proc (Bayl Univ Med Cent), 35(3), 32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