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造成肌肉痠痛的原因?

要感覺到肌肉痠痛才是有效的訓練嗎?肌肉痠痛也有分兩種!?

相信大家一定有過長時間走路後隔天鐵腿的經驗,或是在測完體適能的仰臥起坐後肚子非常痠痛的感覺,而有在上健身房的人也會在鍛鍊過後感受到肌肉痠痛,尤其是練腿的日子可能連走路都有困難,那麼你知道肌肉痠痛的原因是什麼嗎?你可能會回答:「乳酸堆積!」但其實這只答對了一半;另外,也有人會有疑問:一定要感覺到肌肉痠痛才是有效的訓練嗎?今天就讓我們來破除關於肌肉痠痛的迷思吧!

肌肉痠痛其實可以分成兩種。

第一種稱為「急性運動痠痛」:是指在運動的當下感受到的肌肉痠痛,當運動動作的次數與時間累積,就會越做越覺得痠痛,逐漸無法忍受而不能繼續做下去,這種肌肉痠痛的原因是身體在運動過程中使用了無氧能量系統,代謝產生乳酸堆積進而造成肌肉疲勞;但是研究指出乳酸大概在數小時內就會被身體給利用代謝掉,因此運動後隔幾天的肌肉痠痛並不屬於這種由乳酸造成的「急性運動痠痛」,而是......

第二種—「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通常是在運動後隔天或是第二天才會感覺到明顯的肌肉痠痛,原因可能是在運動過程中造成了肌肉纖維損傷,當身體不習慣新的運動動作或是運動強度較高時容易發生。

肌肉痠痛是讓肌肉成長的必要因素嗎?

答案是:不一定。因為肌肉肥大的原理有三種,而肌肉損傷(導致肌肉痠痛)是其中一種,想知道肌肉肥大的原理可以參考過去的文章。相對來說,肌肉痠痛依然是一種讓肌肉成長的指標,並且幫助我們知道有沒有練到對的部位。

要如何刻意利用肌肉損傷達到肌肥大的效果呢?

建議在做重量訓練時增加肌肉離心收縮的時間,離心動作時放慢速度控制好肌肉,讓肌肉在維持緊縮的狀態下伸展;相反地,若想避免肌肉痠痛,像是舉重選手,就會減少離心動作、直接丟掉槓鈴。

若肌肉的延遲性痠痛會使你感覺到訓練困難,可以先訓練其他部位,這是練健美的人會以天為單位輪流訓練不同部位的原因之一。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