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的營養攝取-蛋白質篇
跑步的人需要注意蛋白質攝取嗎?
喜歡跑步的你,有注意過蛋白質的攝取嗎?你以為只要經過大量的跑步訓練,日積月累之下就可以持續進步、促進身體健康或是達到更理想的身材嗎?那可不一定喔!如果只注重鍛鍊而忽視了營養的補充,很有可能反而越跑越累,甚至是當身體負荷不了時,造成生理機能損壞、變得更加衰老!本篇文章將帶大家認識跑者對蛋白質的營養需求以及迷思破解,希望透過精準的營養幫助你的訓練事半功倍!
迷思一:跑步有需要喝高蛋白嗎?那不是重訓的人在喝的嗎?
進行重量訓練的人通常都會有要多補充蛋白質的觀念,原因是蛋白質是組成肌肉的原料,若體內的蛋白質不足,身體會優先使用蛋白質去建構其他的必要組織,而沒有足夠的原料使肌肉增長,尤其是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中通常蛋白質的比例過低、碳水化合物過高,因此想要增肌者必須多加注意一整天營養素的分配與攝取。而在運動後的三十分鐘內是俗稱的「黃金三十分鐘」,這時候人體的「代謝窗口」會大開,便是運動後受損的肌肉進行修復與增長的最佳時機,這時候來一杯高蛋白飲是變得更加健壯並快速恢復疲勞的有效方法。
同樣的道理,做完有氧運動的人也需要補充蛋白質!試想看看,跑步的過程中是否也會造成雙腳的肌肉損傷?如果有過「鐵腿」經驗的話,那就能夠理解了吧!?跑步雖然是低強度的運動,但是在運動過程中,長時間反覆使用肌肉也是會使肌肉纖維撕裂進而受損的,這時候就需要多補充蛋白質,作為肌肉修復的原料,幫助肌肉重建與增生;相反地,若缺乏蛋白質攝取,受損的肌肉反而可能在運動後被降解掉而白白流失!此外,在極端的狀況下,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也是有可能直接利用體內的蛋白質(肌肉)作為能量來源,這時候如果因為追求瘦身而節食,蛋白質攝取完全不足時,就很有可能讓身體的肌肉被大量分解,反而越運動變得更加虛弱!
因此,補充高蛋白絕對不是健身者的專利,而是任何想要增長肌肉、增強肌力或是讓運動表現進步的人,都可以在運動後補充的優質營養素。
迷思二:吃太多蛋白質會不會變太壯?跑步的人需要長肌肉嗎?
想要變壯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光吃大量的蛋白質當然不會使人變壯,否則巨巨們為什麼還要上健身房呢?有關於肌肉肥大的三大原理(機械張力、肌肉損傷、代謝壓力)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跑步是一種低強度高反覆的有氧運動,與屬於高強度、無氧運動的重量訓練不同,基本上跑步加上補充蛋白質並不會使肌肉肥大,因為肌肉肥大除了要有肌肉損傷外,還需要機械張力(由大重量施予肌肉)以及代謝壓力(由無氧運動產生)。
此外,跑步主要會訓練的肌肉是紅肌纖維,與以使用白肌纖維為主的重量訓練不同。紅肌纖維細胞較小,且富含負責輸送氧氣的肌紅蛋白,有助於有氧運動,已有研究指出,有氧運動的選手往往擁有較高比例的紅肌,且體態為精實型(紅肌的展現),因此,跑步的人當然也需要長肌肉!只是需要的肌肉纖維類型與重量訓練的人不同!在跑步後補充的蛋白質主要會修復紅肌纖維,並使紅肌增長、比例提高,成為體內的優勢肌肉纖維,幫助提升有氧運動的能力。此外,跑步的人本來就需要一定的肌力,才能夠避免負荷不了體重時造成膝蓋的壓力或是其他受傷的風險!
另一方面,跑步的人通常會很在意體重,因為身體的重量會大大影響跑步的能力;然而,不應該因此就害怕增肌,你需要減去的應該是體脂肪而不是肌肉啊!也不用擔心吃高蛋白會變胖,有研究指出提高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有助於減肥,而且一份富含25克蛋白質的高蛋白飲通常只有一百多大卡,並不會造成身體太大的熱量負擔,不太會有造成肥胖的問題喔!
跑者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一起大口吃蛋白、增肌減脂吧!